新能源车企陷入涨价潮,订单转卖大火
新能源车企陷入涨价潮,订单转卖大火,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车企先后多次宣布涨价,不过一轮又一轮大幅的涨价并未对今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产生明显影响,新能源车企陷入涨价潮,订单转卖大火。
面对近期新能源车市场出现的较大价格波动,不少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他们都希望购买到一个“未涨价”状态下的订单,以规避由此带来的购车成本增加。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这个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万能的“黄牛”面前,不过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据悉,一些人通过销售“未涨价”状态的新车订单,每单就可轻松赚得上万元的好处费。由于市场过于火爆,甚至出现了一个新兴名词:转单费。
新车订单成为市场硬通货
“特斯拉Model Y的未涨价订单转让,意味着你可以用27.6万元的价格购买到该款车型,比官网优惠4.09万元,现在买到就是真的赚到。”在某二手互联网交易平台,一位重庆网友发布了一则新车订单交易信息,引发消费者广泛关注。在短短几十字的产品描述背后,有多位想要购车的消费者在留言区咨询。
资料图片
事实上,这仅是市场私下新车交易的冰山一角。《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该二手交易平台发现,“随时匹配车辆”“无需多等待”“最快一周提车”等转让字眼随处可见,对于着急购车的人而来说,一辆“未涨价”状态的新车订单颇具诱惑力。
对此,消费者王若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感慨道:“涨价过后,方知未涨价新车订单的可贵。”
今年以来,汽车企业纷纷上调新能源车产品售价,叠加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下滑以及车企优惠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新能源车价格上涨的滋味。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车企都上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产品价格。比如特斯拉8天之内3次涨价、比亚迪(002594)旗下10余款车型价格上调等消息充斥着汽车市场。
作为动力电池主要生产厂家,孚能科技高级副总裁张峰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今年下半年市场环境得到缓解,明年年初原材料紧缺状况将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构成新能源车产品价格因素有很多,新能源车整体价格出现下调最早也要等到2023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原材料上涨波及程度较广,所以在短时期内,新能源车价格明显回落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市场环境的特殊性,不排除新能源车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新能源车产品价格越是充满不确定性,新车订单升值概率就越大。因而,在新能源车市场未能恢复正常前,“未涨价”状态下的新车订单格外受到市场追捧。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影响众多消费者购车计划的新能源车涨价潮,却成为了“黄牛”眼中获取利润的时机。一位倒卖车辆订单的“黄牛”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你不买也没关系,反正现在的市场根本就不愁卖,价格没有可谈余地。”
消费者低价购车难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新能源车价格集体上涨背后,原本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背后交易成了这次产品涨价潮的最大赢家。”比较了解最近一段时间车市情况的消费者蔡旭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多位“黄牛”表示“拥有订单就是最大资源”,在苦苦等待购车的消费者面前秀起了“肌肉”。
蔡旭东表示,这些“黄牛”完全是抓住了消费者想要购买价格优惠车辆的心理。
据了解,目前“未涨价新车订单”的转单费普遍以万元起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与网友“啊烤炉”交谈中获悉,其转让的2022款Model 3车型未涨价订单价格为23.59万元,在保证可以落户的情况下,至少要花费3万元的费用购买这个订单,且不包括订金费用,他才同意转让。
据悉,目前Model 3车型市场售价为29.1万元,若消费者选择这一方式购车,在减去给卖家的3万元转单费用后,实际优惠则为2.51万元,优惠幅度低于给“黄牛”的价格。
实际上,转单费用往往是根据车型热销程度和市场定价来决定的。一般而言,市场售价越高的车型,因为受众人群较少,所以转单费用也更便宜。比如,网友“你好胖子!”售卖的Model Y未涨价订单,由于产品售价较高,市场售价优惠近4万元,其表示只需要付1.3万元的转单费即可成交。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此次新能源车价格上调,主要是受整体市场供应链环境影响进行的调整。上涨的费用并非放进了车企的腰包,主要是承担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支出。与此不同的是,市场上未涨价订单的定价并无规律可循,完全是由销售者自身心理价位所决定。
“销售订单的交易者本着只要比现在市场价格低,手中订单就有吸引力的原则进行销售,即便只低1万元,对于想要购车的消费者仍然是不小的优惠,所以他们会将大部分差价空间作为‘好处费’。”崔东树说。
制定规则才是根治乱象关键
其实,在汽车销售领域,“黄牛”现象由来已久。越是市场热销车型或因特殊原因市场出现抢购行情时,“黄牛”表现就越是活跃。
前不久,《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调查长城汽车(601633)坦克300时发现,北京部分长城汽车4S店对于消费者私下交易订单的行为表示默许。而正是来自车企和汽车经销商的默许,才给了汽车“黄牛”市场生存空间。
据记者了解,为了抑制“黄牛”现象,回应消费市场关切,汽车企业也在纷纷“出招”。
近日,特斯拉推出“不转卖承诺函”,其中提到:一次或多次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需要签署这份承诺函,承诺自提车365天内(以第一次开票日期为准),不将任何车辆向任何第三方过户转让或实际转让,违反承诺的在7日内按每台违约车辆的开票价20%的金额支付违约金, 否则特斯拉有权限制违约车辆绑定账户变更以及超级充电等服务。
特斯拉公关部负责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该规则主要针对的是一次性或一年陆续购买多台车的人,对常规消费者没有影响。
小鹏汽车则对产品订单均进行身份证实名关联,签订合同前均须核实身份信息,之后方可进入交付环节。小鹏汽车方面表示,如有客户因个人原因取消预订,车辆订单将重新纳入统一管理,不存在私人二手订单转卖的可能性。
蔚来汽车实行订单实名制,不支持私下转让。如果购车人被质疑为转让订单,有可能会无法成为该车的首任车主,购买者将无法享受主机厂官方仅针对首任车主提供的维保、充电等售后保障权益。
崔东树表示,只要车企和经销商对此类现象加以重视,制定更完善的新车购买规则,“黄牛”就没了生存空间。
短期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继续上涨。从部分车企的终端反馈来看,价格上调并未对他们的订单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焦虑下的订单”。
清明节小长假结束之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个头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
4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当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计交付超过3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7.7%,环比增长0.5%。
4月5日,比亚迪发布产销快报,当季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汽车28.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23%,环比增长7.6%。
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它们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目前,行业尚未发布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但从这些头部企业的表现来看,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去年以来的火爆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年底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就面临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供应紧张等压力,以特斯拉、比亚迪为代表的多家新能源车企先后多次宣布涨价,不过一轮又一轮大幅的涨价并未对今年前三个月的销量产生明显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抢订潮”。
在油价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被看好。4月6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涨价基本不会对二季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带来影响。汽车流通领域人士、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继续上涨,只是涨多涨少的问题。
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已达30%
3月销量的持续回暖是支撑一季度整体销量向好的重要因素。
以比亚迪为例,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0.5万辆,同比增长333%,环比增长18.8%,占一季度整体销量的37%。
实际上,4月以来,已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公布了3月份及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与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增速放缓相比,3月各家车企交付量环比均大幅改善,多家车企创下业绩新高。
造车新势力阵营中,在刚刚过去的3月,小鹏汽车交付1.5万辆,同比增长202.1%,环比增长147.6%;理想汽车交付1.1万辆,同比增长125.2%,环比增长31.1%;蔚来交付9985辆,同比增长37.6%,环比增长62.9%。
近段时间刚刚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也交上了相当靓丽的成绩单,哪吒汽车交付1.2万辆,同比增长270.5%,环比增长69%;零跑汽车首次月销破万,同比增长908.9%,环比增长192.8%。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汽埃安3月份交付达20317辆,同比增长189%,也创下了品牌销量新高。
各大新能源车企3月销量上涨,一方面是之前既有订单以及春节假期期间累积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当前的'市场认可度空前提升。当然,3月销量也有一定特殊性,作为一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份,往往本身就是车企冲销量的关键时间节点。
不过,2022年的3月也有些特殊。有接近汽车流通行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在整体新车销量中占比已达到30%左右。这个“非官方数据”尚未得到证实,不过如若属实,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或将迎来发展的又一个小拐点。
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高,不仅与新能源汽车市场自身的增长有关,也与燃油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有关。据他表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3月传统汽车品牌销量普遍有一定下降。
二季度销量或仍将保持高位
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接下来的销量整体依然乐观。
分析指出,尽管车企仍然面临缺芯、原材料及整车价格上涨等多重不稳定因素,但新能源汽车仍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双碳”战略、智能化形成新增拉力、规模化使上下游产业链与整车形成互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快速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还将保持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
乘联会也预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约为22%。
短期来看,多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二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继续上涨。从部分车企的终端反馈来看,价格上调并未对他们的订单造成负面影响,反而催生了一波“焦虑下的订单”,据称,某造车新势力曾在3天之内就接下了过去一个月的订单量。
孙少军则透露,过去销量不怎么火爆的大众ID系列,上周的付费咨询量在显著增加。“这波涨价后,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也重新被用户关注。”他分析,油价的上涨让更多用户开始选择和接受新能源汽车,而从总体供应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并不算多,车源仍为紧俏,短期内订单并不会受到涨价影响。
实际上,很多车企在调价的基础上,也会通过同步扩大权益等方式维稳新增订单的表现。以一汽-大众旗下的ID系列车型为例,其近期推出了2022款全新车型,多款车型涨价5400元,但也升级了诸多配置,例如对A柱面料优化、增加车侧镀铬饰条和仪表台缝线、在车内增加顶棚USB接口,等等。
从车企的角度,他们更不希望调价之后销量下跌。孙少军告诉记者,即使订单短暂地受到影响,车企也会想尽办法去冲销量,因此就算有下跌,也不会在第二季度。
有券商分析师也称,鉴于调价导致的部分用户需求前置,叠加留存订单,预计产能以及供应链情况仍为短期内交付量爬坡的主导因素。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整体格局也将更为明晰。上述接近汽车流通行业的人士认为,今年整体汽车市场并不乐观,在这样不确定性加强的行情之下,市场会呈现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更多用户涌向比亚迪和特斯拉,市场“两超多强”的格局会越来越显著。
不过,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迎来更多新玩家和产品。随着更多主流用户涌入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本身也将发展得更为完善和充分,上述人士预计,在8万以下、35万元以上的新车市场,也将迎来电动化。
4月初,多家车企一季度产销数据出炉,在此起彼伏的涨价潮中,新能源汽车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
小鹏、理想、哪吒等造车新势力一季度累计销量突破3万辆,传统车企亦表现不俗,比亚迪3月份新能源车产销量更是突破10万台,创下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4月6日晚间,小康股份发布月度产销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480辆、7451辆,同比增幅分别为123.53%、164.69%;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7391辆、14200辆,同比增长296.87%、207.43%。其中主力车型赛力斯单月实现销量3160台,同比增长13倍,一季度累计销量为5044台,同比增幅约12倍。从车型占比来看,小康股份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突破3成。
同日,力帆科技产销成绩单出炉,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实现产销1010辆、5530辆,同比增幅达8.6倍、50.68倍,且产销量环比呈逐步上升态势。目前,力帆汽车在售的车型均为新能源车,之所以产销数据差别较大,主要是由于公司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中,部分由吉利汽车生产。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的转型力度颇为激进。据产销数据,公司3月份单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万辆,一季度累计产销量分别达28.75万辆、28.63万辆,同比增幅均超4倍,其中纯电动与混动车型各占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一季度燃油车销量仅为5049辆,同比大减89.78%,且3月份燃油车产销均已归零。
作为广汽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埃安表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实力,3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89%。
造车新势力方面,“蔚小理”内部出现分化,小鹏、理想均保持高增长,蔚来增幅相对较低;与此同时,哪吒、零跑等二线新势力车企迎头赶上,月销量均突破万台。具体来说,小鹏、理想、蔚来3月份交付量分别为15414辆、11034辆、9985辆,同比增幅分别为202%、125.2%、37.6%;哪吒、零跑3月交付量为12026辆、10059辆,分别跃升至新势力排行榜第二、第四。
当然,也有部分车企出现销量下滑情况。以极氪汽车为例,3月交付1795辆,环比下滑38.5%。公司表示,交付量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与芯片供应短缺的影响,预计4月交付量明显回升。
涨价潮影响几何?
近期,在锂电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及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压力下,新能源车企掀起涨价潮,而从一季度的产销数据来看,似乎短期并未影响终端消费热情,不过后续影响仍有待时间验证。
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动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多家造车大厂纷纷公布燃油车停售时间表。4月3日晚间,比亚迪宣布自2022年3月起,将全面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此前北汽、长安均把燃油车停售时间定格在2025年;长城汽车则表示至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80%;
国际车企方面,大众集团宣布将于2035年在欧洲停售燃油车,目前旗下大众、奥迪已停止内燃机研发;福特将从2030年开始在欧洲仅销售电动乘用车;本田汽车未来逐步提升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占比,并在2040年停产燃油车;丰田汽车近年来也加速电动化转型,表示至2035年旗下雷克萨斯品牌只销售电动汽车。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新能源汽车涨价和疫情的影响预计在5-6月份有所体现,但在燃油车油价持续上涨和优惠幅度持续收窄的负面作用下,预计汽车消费将转向以电动车为主,车型的持续升级和消费者内心接受电动化是最强的驱动力,涨价不影响中长期需求,仍然看好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回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