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我的认识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出生的开始,我们就开始“认识”,认识世界,认识一个个人,而每个人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下面来分享别人对我的认识是指。
认识指的是: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但感情并不深。认知指的是:两个人相互了解,并且能够想到对方的心思,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忙。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能恰当的应对这种局面,就势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我们要想完美的处理应对这些局面,首先我们当然要对其进行分析和了解。
由于每个人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一个人无法展现出最接近真实的自己的样子,同样也无法完全认识到真实的他人是什么样的。这里所谓的表达和理解,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进行交流,相互传递信息。
但是在不同的人之间,这种规则又具有些许不同,
例如同一个肢体动作或同一句话在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的受教育层次之间,所表达的含义都是不一样的。
因此,当我们脱离生活已久的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认识不同的人时。就理所当然的会遇到很多被误解的情况。这些情况纷繁复杂,变换万千,在短时间内,很难学会应对这种情况。
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真实的自己总是有偏差的。
在我看来这些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方夸大或者弱化自己本身具有的特点;
一种是对方制造一些自己本身不具备的特点,强行加在自己身上。这两种情况都会让自身感到极度的不适,而后者造成的影响更大。
前者不过是自己确实做了什么事情,只是对方对我做的事情的严重程度的认识与事情本身的严重程度不同。而后者却在自己没做某些事情的情况下,强行加上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评价。
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些区别之后,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应对。
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我们所处的地位也是有些差别的;因此我们为了为自己辩护所能做的努力也不一样,例如和家人、老师、朋友和陌生人进行交流时就完全不同。而这些被误解的情况所能造成的后果又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无关痛痒,有些却有可能完全改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后患无穷。
如果是和一些不重要的人交流时,正常情况下那也无所谓他怎么想,不理他就是了。要是对方是对自己来说相对重要的人,那就要认真对待了,但是对于一些无所谓的小事,依然可以置之不理。
而如果事关重大并且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加深误会,这时才需要认真解释一番。这么看来,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被他人所误解时都是无关痛痒的;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需要打起精神来,认真对待。
第三种领域——认知他人眼中的我
健全的自我认知,一定要包含两个部分,即了解我自己的内心世界(第一种领域)和了解别人对我的认识(第三种领域)。少了后者,单有前者,可能会造成最荒唐、最具破坏性的错觉。
1、第三种认知的重要性。
如果我仅从第一种领域,从我的内在体验中获得我的自我形象,难免会把自己看成宇宙的中心,好像一切都围着我转。在第一种领域的研究,可能会提高人的自负感。
通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三种领域,我们才可能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意识自己会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第三种领域的平衡性研究会让人领悟到自己的渺小。
我们不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摇摆不定,自相矛盾。而意识到自己的看法从一侧转到另一侧,正是我们在第三领域中要完成的任务。
2、如何获得第3种领域的认知。
我们能够直接接触到第一种领域,却无法直接接触到第三种领域。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意图显得比我们的行动真实的多,但对别人来说,我们的行为比意图更真实。
我们可以采用“外部思考”,或者设身处地的方法。这需要高度的内心诚实和内心自由,需要长久的.努力。这种方法离不开自我意识,要设身处地就必须抽离自身的处境。外部思考是卓有成效的,这种方法无关你和他人孰是孰非,它能促进意识的效果,使意识达到自我意识的层次。
在第三领域中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不光是要发现变化,还要不加评判的观察,不去评判个中的对与错。重点就在于不做评判的自我观察。
2.1照相。
研究第三种领域的方法之一就是“照相”,就是趁有事发生,而我们又没有意识到自身状态时,捕捉自己的真实状态。
2.2照镜子。
把他人当做一面镜子,从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我们自我设想的面貌。
我们获得这种认知的最佳方法,就是观察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困惑和难处,做到设身处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完全排除自我,就意味着达到无私的完美境界,将自私自利全面消除,因此无私在是在第三领域学习的先决条件。
我想到:
认识他人眼中的我,就是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自己:
1、他人只能看到我们的行动,看不到我们的意图,所以我们要学会从自己的行动来看待自己,这样做时,我们才会发现自己的自相矛盾,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使用不同的标准。同一行为别人做就是不道德、是错误的,而我们自己做却是有合理解释,可以被认可的。
2、从他人的需求、难处来这考虑问题。通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我是我自己行为的接受者,我会怎么想、有什么感觉。这样我们就能看清楚自己的行为给他人所带来的不好影响。
要观察到他人眼中的我,需要无私主导自我的介入。要客观公正,不要主观私心。
自我认识的含义及功能
什么是自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我就是自我意识,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通过自己的觉察,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对自己的一切了解,与周围其他的人和事物区别开来,就是自我意识。
简单通俗的讲,“我长得高”“我现在有点饿”“我这个人比较随和,人缘不错”“我现在在上课”“我被判刑了,觉得前途黯淡,很悲观失望”等等这些都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自我。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了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自己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它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来实现,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也是自我意识里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包括了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这些方面。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每个方面的含义。
自我感觉:“我觉得有点冷”,“这件衣服挺漂亮的”,这都是自我感觉,感觉不仅仅反应出自己身体的状态与感受,还反映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人对包括自己与外界一切事物的所有认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认识方式,最简单的心理过程,也是人一切知识的最终源头。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就是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了一个人通过体验、思考、反省以及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自我概念由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等组成、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这种通过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等方式所形成的自我概念,就是自我认识的基础。“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相信什么”这些就是自我概念的范畴。
自我观察: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想、意向方面的察觉,通俗的讲就是自己怎么看待自己,比如“我现在不舒服,可能生病了”“我很烦,想要骂人”这就是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自我的理性、全面、深刻的分析,人生再不断的成长和变化中,对自我的分析也是在不断的更新,好比是“我以前脾气很坏,但现在好很多了”这就是以前的自我分析和现在自我分析的对比。
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我的优点是什么”,“我在集体里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些都是个体对自己的自我评价。有了正确、客观、全面的自我评价才能有效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文档为doc格式